坐上小区业主的“社区顺风车”,10元可到天河……记者获悉,近期,这种模式悄然在祈福新村业主中兴起,车主们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行程,找到同路人。与滴滴等平台“顺风车”不同的是,该模式的车主及乘客,均为社区的业主。
对于这种“拼车”模式,广州市交委回应称,私人小客车可以不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共享。但是,这种合乘不属于道路运输经营行为,为合乘各方自愿的民事行为,相关权利、义务及安全责任事故等责任由合乘各方依法、依约自行承担。
【记者发现】
“社区拼车”新模式悄然兴起
坐楼巴转公交再换地铁,从祈福新村到位于天河的公司至少要1.5个小时,这是祈福业主江小姐每天的上班路线。“以往,我要赶最早的一班楼巴。”除了祈福新村,还有雅居乐花园、碧桂园凤凰城、花都的颐和山庄、富力金港湾、天马河公馆等。这些楼盘均有设置楼巴。但在上班高峰期,等车排长龙的情景屡见不鲜。
近期,在祈福新村,兴起了一种“社区拼车”的新模式。记者了解到,6月2日,一个名为星小巴顺风车的拼车平台在祈福新村推行,有车的业主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行程和可共享的座位数,同一小区业主的乘客便可购买座位,搭乘顺风车前往上班地点。据介绍,平台试运行仅1个月,已发布200多条线路,有200多名车主加入其中。
记者对比某网约车平台和社区拼车平台价位发现,在高峰期未溢价的情况下,某网约车从祈福新村到达珠江新城高德置地的网约顺风车价位为28元,而社区拼车平台则为10元左右,约为网约顺风车的1/3。
记者选择7月4日从祈福新村到广州大道的敦和商务公寓路线,平台显示,车主提供车上剩余3个座位,票价为1元。从祈福新村到珠江新城的高德置地广场则为10元。
【记者提问】
1.社区拼车安全吗?是否实名注册?
社区拼车安全吗?有无实名注册?对此,星小巴顺风车负责人徐先生表示,在车主注册时,平台将要求车主提供身份证、驾驶证和车辆信息进行审核,对于乘车人,则绑定微信号和手机号,以此作为使用条件,“对于祈福新村这种大型社区,由于仅在社区内使用,邻里的信任度较高,且一直有松散的拼车出行的传统。加上平台会记录车主和乘车人的基本信息,所以安全度较高。”
祈福新村居民江小姐表示,“因为都是邻里比较信任,之前也拼过车,大家一上车都是聊家常,也比较放心。加上平台有录入一些个人信息,所以还是比之前安全一点。”
不过,由于平台刚开始推广,尚未接入政府平台监管,因此,对于社区拼车平台安全程度,居民陈小姐表示,“社区内有几十万人,我还是有点担心安全,如果有政府部门能进行身份验证,比如犯罪记录等的核实筛选,会更放心。”
2.如何解决乘客车主纠纷?有无买保险?
如何解决乘客和车主的纠纷?有无购买相关保险?对此,徐先生说,“从目前运营的情况来看,由于乘客和车主都是社区邻里,主要靠协商进行出行的商议,尚未发生纠纷。估计今后的纠纷可能是在车主爽约方面。因为不同于其他的专车平台的拼车,车主是自己决定路线和上客点的,对于服务上要求比较松散,不会要求一定要到家门口去接乘客,所以可能最大的纠纷在乘客约了车,车主没来的情况。但这种是出于自愿,还是要邻里之间商量决定。如果遇到较大的纠纷,平台再介入。”
徐先生透露,如遇出行中的剐蹭问题,将会通过车主本身购买的车辆保险进行理赔,属于车主担责,而平台考虑到出行安全,将尽快为乘客提供人身保险。
【回应】
运营方:仅限大型小区内居民拼车出行
星小巴顺风车负责人徐先生告诉记者:“我们与网约车平台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是基于社区的‘拼车’模式,车主和乘客均为业主,安全保障更高。因为业主都不以此为赚钱手段,只是在通勤路上,通过平台注册审核后对接信息,将空的座位分享出去,因此价格相对更低廉,让没有车的业主多了一种新的通勤出行方式。”
据徐先生介绍,目前平台在推广阶段,未收取任何信息费,先从便民的角度运营,按照从祈福新村到天河的珠江新城等顺风车需求较高的地区来算,价格仅覆盖油费、过路费等项目,“从番禺到珠江新城,路桥费10元,油耗按照1元每公里,大概是30元的成本,分担到一台私家车剩余的3个座位上,每个乘客大概是10元左右。我们规定,在平台上每个乘客的价格均不高于12元。”
据介绍,目前,星小巴顺风车项目已有2000多个用户注册,工作日每天有120个乘客拼车。初期目标是在祈福实行,再将经验复制到广州市内的其他大型社区,打造智能化的顺风车合乘平台,解决大广州远郊社区居民出行难的问题。
【监管】
交委:不以盈利为目的可以合乘共享但相关责任依法依约自行承担
社区内平台拼车是否合法?记者从广州市交委获悉,根据2016年12月21日发布的《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公安局关于查处道路客运非法营运行为涉及私人小客车合乘认定问题的意见》,私人小客车可以不以营利为目的,由合乘出行提供者通过互联网方式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合乘出行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
合乘出行提供者通过合乘平台提供合乘服务的,应遵守在合乘平台进行实名注册,并提供合乘出行车辆的号牌、车型、年检记录以及保险状况等信息。车主使用取得本市公安部门核发的《机动车行驶证》且年检合格的车辆,并在合乘平台提前发布出行计划及线路,出行计划及线路应当包含具体时间和地点。分摊部分出行成本的,合乘出行提供者可在全天提供不超过两次合乘出行;免费互助合乘的,合乘出行提供者每日提供合乘出行次数不受限制。
同时,合乘平台应通过技术手段做好合乘出行管理,将提供合乘出行的车辆相关信息接入政府监管平台,并实时传输合乘出行信息。车辆信息应包括车辆号牌、行驶轨迹、提供出行时间和出行次数等。
在价格上,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分摊的出行成本仅限于车辆燃料(用电)成本及通行费等直接费用,分摊费用不得超过上述直接费用,分摊费用只能按合乘里程计费。合乘平台可在合乘者分摊的费用中提取一定比例的信息服务费。
此外,私人小客车合乘不属于道路运输经营行为,为合乘各方自愿的民事行为,相关权利、义务及安全责任事故等责任由合乘各方依法、依约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