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业主委员会日渐被人们所熟知。随着市民法律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不少小区主动申请成立业委会。我市业委会运行情况如何?居民如何看待业委会?业委会有何心声?记者对此进行采访调查。
近几年,业主委员会日渐被人们所熟知。随着市民法律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不少小区主动申请成立业委会。我市业委会运行情况如何?居民如何看待业委会?业委会有何心声?记者对此进行采访调查。
小区自发成立业委会,九成业主签字同意
5月中旬,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八里庄盛世华园的几位业主在业主微信群里讨论是否要成立小区业委会。
按照物业管理条例,几名业主向街道办提出申请,街道办在小区内张贴成立筹备组的通知,10多名业主报了名。随后按照规定,成立业委会筹备组。该小区商品房区居民有850户,在每单元选出一个楼道长,然后走访入户签授权书,由楼道长代表整个楼道业主参加业主大会。
7月16日起,经过三次走访,业主签字率达到90%。筹备组与街道办事处约定于9月2日召开业主大会。“走访的过程还算比较顺利,签字率也比较高。大部分业主对这件事比较认可。”今年三十多岁的方先生是业委会筹备组成员之一,他告诉记者,小区里住的年轻人比较多,能较快接受业委会的概念。筹备组的几位业主平均年龄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大家均是抱着共同维护业主合法权益的心态走在一起,愿意为全体小区业主无私奉献。
业委会帮助小区改造,维护业主权益获信任
德州市机床厂南宿舍建成已近三十年,2015年11月,小区业委会正式成立,当时正值老旧小区改造之际,这也是业委会接受的第一项大考验。
业委会主任郝孝强回忆,那段时间业委会没少忙活。除了监督改造工程,配合社区工作,还要汇集群众意见等。郝孝强说,改造期间,居民向他反映,7号楼楼道1楼与2楼之间窗户设计比较特殊,距离地面太近,很容易发生危险,询问是否可以加装防盗窗。
听完业主的意见,郝孝强到楼道里仔细查看,发现确实存在安全隐患。郝孝强带着群众意见找到施工负责人,经过协商,终于为7号楼业主争取到了防盗窗。防盗窗如约安装到位,业委会得到了业主们的一致好评。
一年后,小区改造基本完成,物业公司提出要将原先每平方米1毛8的物业费涨到楼房每平方米5毛,平房每平方米4毛。这一消息引来不少业主的不满,都觉得有点贵。业委会代表业主与物业进行协商,最终以楼房每平方米4毛5,平房每平方米3毛的价格谈妥。渐渐地,业委会的威望越来越高,业主们遇到问题都找业委会反映,业委会成员们忙忙碌碌,乐在其中。
市民看法 七成居民支持成立业委会
对待小区成立业委会,市民怎么看?记者随机在市区部分小区对居民进行调查。记者发现,七成居民表示大体了解业委会的职能,也表示希望小区里能有一个业委会组织,不过只有三成人表示愿意参与管理。“我们小区有一片绿化带,被物业拆了改成了停车位。业主们不满意找物业谈过,但是最后也没讨到一个说法。”市民侯女士抱怨说,她所住的小区一直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导致目前业主对物业有意见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也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去反映。“我在小区住了快10年了,一直都没见成立业委会。”前段时间,因为物业私设蓝牙挡车杆,业主和物业产生矛盾,不少业主抗议,并在微信群里提出要成立业委会。但由于成立业委会需要做大量前期工作,且过程繁琐,业主们的热情逐渐减退,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采访中也有人提出了自己的顾虑,“即便小区成立了业委会,说不定也会被各种因素干扰、束缚,无法真正实现它的价值。”李女士表示,自家小区业委会成立已经两年之久,但是平时业委会做决定时很少跟业主协商,她认为业委会也需要相关部门来监督。
部门意见 缺培训缺引导需要多方关注
记者从市房管部门了解到,自2001年我市城区部分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以来,通过十多年的发展,业主参与管理、配合管理和自治管理的意识得到加强,维权观念也日益增强。
根据统计数字显示,我市三区有700多个小区,2012年有业委会的小区只有149个。2013年三区新注册业委会17个,2015年三区新注册10个,2016年三区新注册16个,2017年德城区新注册15个。虽然每年都有小区注册成立业委会,但业主委员会的实际数据与现实的小区需求还有着很大差距。“有业主委员会的缓冲作用,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矛盾相对下降,从而促进业主与物业之间关系的良性发展。成立业委会是社会管理以及完善小区管理的一种趋势。”某业内人士指出,很多小区业主委员会发展不够平衡,有的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存在个别业委会成员超越职权或“乱作为”的现象,所以群众应提高监督意识,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业委会的监管。
此外,采访中多位业委会成员曾向记者表示,专业性知识不足已经是制约他们的一个瓶颈。业委会成员方先生建议,相关部门除了规范、管理之外,可以增加对业委会的引导和培训。
下载业委会app快速成立业主委员会
下载业委会app开通业主委员会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