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参与市场竞争 创新构建社区新格局 记者专访四川省房协物业专委会副主任伍三明
李竺轩|2017-09-16 点击人数:575
社区头条
定位局限于房地产售后服务,却未纳入社区治理的重要范畴,这是当下物业管理行业亟待解决的瓶颈。
长期以来,物业管理在改善人居环境,增加社区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对物业管理的定位只局限于作为发展房地产业组成部分,定位是房地产售后服务。而没有被看成是城市治理工作体系一部分,没有上升到社会治理的组成部分,没有纳入社区治理的重要范畴。显然,物业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严重制约了物业管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事实上,当前物业管理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集中于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与物业服务企业、业主与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与街道办事处(社区)以及物业服务企业与开发商及专业经营单位之间的矛盾纠纷。
对于此,四川省房协物业专委会副主任伍三明向封面新闻记者娓娓道出了他对社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推进的4点建议。
启动物业管理立法工作
提高物业管理实务能力
在伍三明看来,首先,相关部门应尽快启动物业管理立法工作,明确社区治理范畴中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关系,同时加大执法力度,让综合治理、综合执法进社区、进小区;其次是建立与完善物业管理信用监管体系,一方面抓好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监管,另外也要建立与完善业主委员会及委员信用监管。第三、推进业主大会设立工作和提升业主委员会规范运作能力。建议将业主大会设立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引导业主委员会规范运作,加大对业主委员会考核力度。
其次,对于社区而言,伍三明建议,社区可从从三个方面推进工作:首先是落实设立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确定人员,解决人财物问题,克服人员少、法规基础薄弱和人员流动性强等因素;其次,推进党组织建设和社区居委会与业委会交叉任职;最后,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四位一体的议事协调机制。
同时,对于业主委员会建设,伍三明建议业主委员会要加强政策法规学习,要具有契约意识,特别是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合同要严格遵守;其次,要提高物业管理实务掌握能力,很多业主代表或业主委员会成员,对于物业管理知识严重匮乏,连物业服务合同和标准都不能掌握,更谈不上监督物业服务企业;最后,应该积极配合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开展社区治理工作,现在业主委员会不仅是物业管理主体,更是社区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重视自身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谋划未来重视发展机遇
业主口碑是最好的品牌
对于物业服务企业,伍三明建议,首先要高度重视业主自治组织的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当前物业管理的风险和机遇不是互联网+,也不是资本,随着时代的发展,业主法律意识、消费意识的树立与成熟,业主自治组织不断建立与完善及成熟,现有的物业管理充满着巨大的变数。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和中国指数研究院组织2016年物业服务企业百强调查显示,全国百强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住宅物业管理项目有业主委员会的仅占到19.83%,不到两成有业主委员会,其中还存在半数以上的“僵尸业主委员会”,真正发挥作用的不到一成,由此可见,物业管理市场竞争几乎没有形成。在未来,现有开发商主导的物业服务市场一定会被打破,而另一方面,由90%业主主导的市场即将开放,物业服务企业应该谋划未来,未来风险与挑战并存。
未来一定是质量取胜的时代,业主口碑是最好的品牌,当前物业服务企业一定要形成品牌核心竞争能力,制定以服务取胜的企业发展战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拥有未来90%的市场。

下载业委会app快速成立业主委员会
下载业委会app开通业主委员会办公
用户协议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政府基层管理 业主委员会办公 小区物业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