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昌市仿古街91号的东方大厦,始建于1993年。在老南昌人眼里,这栋13层的建筑是当时滕王阁附近为数不多的高楼之一。25年过去了,随着南昌经济的发展赣江两岸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高楼耸立的城市中这座大厦也渐渐被人遗忘。
但是发生于2016年8月20日和2017年7月25日的两场大火,让这座快被遗忘的大厦又推向了风间浪头。让政府以及消防部门着实头疼。
“整改一天不到位,我就死磕一天。”南昌市东湖区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何军说,整改中遇到非常大困难,但他坚持将火患整改进行到底。
◎文/图 戴昌仁 记者彭博
东方大厦成立微型消防站
两年引发两场火灾
2016年8月20日11时28分,南昌市榕门路旁东方大厦14楼楼顶一违章搭建物发生火灾,南昌消防支队渊明路中队紧急赶到现场灭火,并相继派出9个中队的15辆消防车。现场过火面积约300平方米,13时55分完全扑灭大火。
2017年7月25日13时30分,南昌滕王阁隧道抚河北路出口处,东方大厦再次发生火灾。此次起火的楼层位于9楼,该房屋内堆满了大量宣纸。消防派出8辆消防车赶到扑救,经消防官兵半小时扑救,大火得以熄灭。
记者在南昌市东湖区公安消防大队档案室查看到两起火灾的记录。大队防火参谋王春俊介绍,根据支队火调科和大队参谋的调查,两起火灾因线路老化短路的可能性较大。火灾发生在老城区,又距离滕王阁不过500米,人流量较大。而周边道路狭小且复杂,让消防官兵的救援变得十分困难。王春俊说,所幸两起事故没有人员被困。
老旧大楼火患众多
随后,王春俊向记者展示了一本火灾检查记录,上面记录,早在2015年大队参谋就对东方大厦进行过消防检查。在例行检查的过程中,消防参谋发现了大楼的消防控制主机故障、多处手动报警器和烟感及室内消火栓损坏,存在管理不完善等隐患问题。
“其实消防设施老化是一个问题,大楼的先天不足让火灾隐患变得更加危险。”王春俊说,他看过大厦的平面图,发现大楼消防通道按照现有标准根本不达标,而消防电梯也没有。这些都是“硬伤”,即使进行整改也非常困难。特别是该栋楼的负一楼,原本是地下停车库,被该楼的业主们用木板等可燃材料隔挡,出租给市民当做古玩商铺。
王春俊回忆,大楼内的消防设施基本瘫痪。这里的消防主机还是十多年前的设备,每层里的手动报警器形同虚设。“早在第一起火灾发生之前,大楼就发现了很多消防隐患。”南昌市东湖区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何军告诉记者。
管理混乱筹钱困难
“这两场大火,我是损失最大的人。”东方大厦的负责人杨峰告诉记者,两场火灾之后对大楼的维修又花了60多万元,最近消防整改的130多万元,他又出了60多万元。
杨峰告诉记者,大厦的产权比较混乱,1~4楼是古玩城、5楼是办公场所、6~11楼是居民房,但多数被出租或当做办公室,12~13楼是博物馆。平时大家各管各的,谁也不搭理谁,要不是发生了火灾,估计一年到头都见不了一次。
“之前是有物业的,大厦建成之后按照1元/平方米的价格来收取物业费,十多年都没有变过。但是仍然有很多业主不缴纳费用,最后物业公司无奈退出,大厦无人管理变得混乱不堪。杨峰说,他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自己聘请了几名安保,经常做巡查和日常的管理。”
火灾发生后,南昌市东湖区公安消防大队的执法人员来做了火灾调查,并下达了火灾整改的通知书。但是大楼整改需要资金,由于没有管理方,资金筹措变得十分困难。
南昌市东湖区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何军说,该大厦并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他们本来想动用房屋维修基金来对大厦进行维修。但是他们联合辖区派出所找到了业主们的联系方式,一个个通知他们到大厦开会。花费了好大力气,业主们始终凑不到成立业主委员会的2/3人数。
何军告诉记者,他之前每天都在做业主工作,后来发现行不通。只能在大厦的几名产权较多的业主上下工夫,让他们对大厦的消防整改先垫付资金。他再向区里汇报和协调,待房屋维修基金得以使用后在拨付给他们。
火患整改基本完成
3月12日,记者跟随王春俊来到东方大厦进行检查。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本被木板隔挡的地下车库已经全部清理干净,整个车库空荡荡的。
在1~4层的古玩城,原本用普通玻璃隔挡的店铺,全部换上了防火玻璃。古玩城的刘经理告诉记者,这种防火玻璃能耐超高温,绝对阻燃。
在消防通道上,记者看到了这里换上了钢制的防火门,这些门十分厚重需要两个人才能推开。防火门旁边也新添置了铁制的消防通道。
记者在大厦内看到了崭新的应急照明灯、手动报警器和烟雾探测器,上面还有安装的日期和标号,王俊春检查过后确认这些设备全部都是按照现行标准安装的。
在火灾发生后,大厦内成立了两个微型消防站。记者在位于大厦一楼的微型消防站内看到,战斗服、头盔、探照灯、消防斧、逃生面罩、水枪、水带整齐地摆放在柜台内。一名值班人员正在记录消防台账。此时,刚刚巡查完的消防站队员杨宏武告诉记者,大厦24小时都有人巡查值班,他每隔一个小时就要去大厦各个角落转悠一下。
人防物防均需加强
位于大厦1楼的古玩城业主黄先生告诉记者,他看到了最近两月大厦内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新安装的消防器材,他也变得踏实起来。但是大厦里还是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没有物业管理,几个大的业主各管各的很难将力量统一起来。
东方大厦负责人杨峰说,到目前为止,大厦都按照消防部门的整改要求做到位了。但是6~11楼为私人住宅,他来管理确实勉为其难。大厦里的两个消防站也是各管各的,没有统一起来,浪费了很多资源。他迫切地希望,能成立业主委员会并聘请物业公司入驻。
南昌市东湖区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何军说,大厦的消防硬件已经跟上了步伐,他们会尽快帮助解决业主所遇到的难题,不但要让大厦的物防跟上,还要让人防也加强,才能真正地把火患从大厦内“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