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微信孙蒋社区了解到一件很奇葩的事:有人冒用业主信息企图组建业委会,而真正的业主对这一切毫不知情,好在最后被社区物管条线工作人员发现,中止了这个障眼戏法。
神秘业主申请组建业委会
据社区工作人员刘一清介绍,去年11月19日,社区接到一封署名为“中城誉品华府某单元某室业主张先生”寄出的《誉品华府小区筹备业主大会的申请书》,申请书上包括张先生在内,共附有十名业主的签名。当时,孙蒋社区还未曾接管该小区,而按照相关规定,须在60日内回复业主。在得到河埒街道物业管理科的授权之后,社区物管条线通过户籍警、小区物业单位一起核查签名人的业主身份,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张贴告示向业主征集召开首次业主大会筹备组成员。
刘一清回忆,由于顾及业主的隐私,所以当时在核实身份时,没有一一打电话问是否为业主本人,只是看申请书上签的名字是否为业主,“那时谁也想不到有人会冒用他人的信息来做这种事”。在此以后,那位“张先生”多次致电社区询问筹备进展情况,前前后后打了有八九个电话,却始终不露面。也正因为跟“张先生”反复通话,刘一清也熟悉了对方的声音,这也成为事情转折的关键。
物管人员发现业主声音变了
今年五一前,社区张贴出征集筹备组的通告。4月28日,临近报名截止日期时,业主张先生携带相关证件来社区报名参加业委会。接待他的正是刘一清,“我看了下名字,张某某,心想之前都是在电话里打交道,这次终于见到真人了”。但这位张先生一开口说话,刘一清就发现了不对劲:眼前这位业主张先生虽然住址与寄信人“张先生”相同,但声音却与电话里的不一样,而且登记的电话号码也不同。一问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业主张先生,之前接触的都是冒充的。得知有人用自己的名字寄信及与社区通话之后,张先生一头雾水,表示自己根本毫不知情,这次是看了社区贴出的通告才来报名的,并当场撰写声明,将信件拍照存证。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申请书须有十位业主签字才行,而现在,里面那位“张先生”的签名就是假的,因此在与街道物业管理科充分沟通后,社区将此冒充业主撰写申请书事件以及组建业主大会筹备组流程被迫终止情况以书面形式公告于小区业主。这件事以后,那位神秘的冒充者再也没有打电话到社区。
“代为签名”在小区事务中不少见
近几年,锡城许多小区都掀起成立业委会的风潮,当中不少环节都需要业主签名授权或表决。在这些过程中,也经常出现业主被冒充签名的事例。江苏法舟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张虎表示,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属于一种侵犯姓名权、署名权的行为,当公民的姓名权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而实际生活中,这类事往往也是道歉了事,碰上有拒不道歉的,往往也不了了之。
他表示,对于业委会来说,如果需要通过某项决议,需要三分之二以上业主的授权才行,而因为种种原因,很多时候人数达不到,“代为签名”的情况也就时常发生,一般来说,这种行为并不会对业主构成实际利益的损害,因此每个业主对“被签名”的心态不一样,有的人无所谓,有的人则很在意。业主如果怕被冒充签名,最好的方法,就是关注小区动态,表决的时候亲自去参加,特别是对于动用大修基金这样涉及实际利益的事情,最好多加关注,因为其他城市就曾出现假冒业主签名动用大修基金引起纠纷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