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哪些小区的公共收益管理“上路子”?市物业管理办公室行业监管科推荐了建邺区融侨中央花园。
记者注意到,今年1月8日,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公布了“2017年度南京市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融侨中央花园小区榜上有名。
追讨回小区公共收益88万多元
融侨中央花园原业委会主任许德福介绍,该小区是大型小区。2014年底,小区通过召开业主大会,成立首届业委会。由于种种原因,2015年7月许德福被选举为首届业委会主任,业委会正式开展工作。
随后,首届业委会向原小区物业公司提出“查账”。许德福说,原物业公司管理小区五六年时间里,未向业主公示过小区公共收益账目。在业委会的要求下,原物业公司公布了小区公共收益的账目,显示扣除使用成本后,2014年亏了47万多元、2015年亏了90多万元。
“这个账目明显不真实。”许德福说,为此业委会仔细核查账目,前后花费近1年时间。
许德福说,2016年4月1日,业委会通过召开业主大会,选聘银城物业为小区新物业公司。
2016年10月,业委会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向建邺区法院提起向原物业公司追讨小区公共收益的民事诉讼并胜诉,经向建邺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018年2月将执行款拨至业委会账户。业委会此次追讨回小区公共收益88万多元,扣除律师风险代理费等相关费用后,全体业主净得64.66万元。
小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许德福说,之后业委会与广告公司、场地租赁方等一家家洽谈并签订合同。目前,小区每年公共收益有100万元左右。“与物业公司三七分成后,现在小区公共收益每年有七八十万元。”许德福表示,如今小区物业费还是前期的每月1.85元/平方米,比周围的几个小区都要低。
2016年8月,业委会在业主大会授权下,用小区公共收益将小区的围墙全部装上防盗拉力刮刀、大门摆闸门,还增加了汽车车牌识别系统等。为提升小区品质及业主居住安全感,业委会于去年通过中国招标网公开招投标,并由南京市公证处、街道、派出所、社区共同参与的方式,用小区公共收益分三年期付款给中标单位,耗资280万元左右将小区三个园区的监控系统彻底改造。园区监控探头如今多达440个左右,对地下停车场、单元门口、电梯间等实现了全覆盖。
2017年,该小区被市绿化园林局和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评为“园林式居住区”,业主们感受到小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制定明确管理规定,业委会按章行事
许德福表示,小区在召开业主大会成立首届业委会时,制定了《南京市融侨中央花园业主管理规约》,其中明确了小区公共收益的管理规章,业委会按照规定行事。
“如与广告公司洽谈合作时,选择几家参与竞标,价高者得,并由业委会对其诚信等方面进行审核。”许德福说,所有费用统一进入业委会对公账户。而在支出时,不论动用多少钱,都要由业委会内部开会表决,表决同意后才能使用,涉及到全体业主的共同利益则要召开业主大会表决。
许德福以该小区2016年的业主大会为例,此次需要业主表决的议题有三个:一是是否同意修订《南京市融侨中央花园业主管理规约》,主要内容为是否同意授权业委会使用公共收益维修改造园区、是否同意授权业委会聘请律师代表业主起诉开发商、前物业等。
“我们将业主表决意见单发给每一位业主。”许德福说。记者在该业主表决意见单上看到,每个表决票都有编号和存根,需要填写业主的姓名、房号、联系电话等信息。在将业主表决意见单收回后,在热心业主的见证下,完成开票、唱票、统计等工作,并将每项议题的表决结果向全体业主公告。
不仅如此,业委会还依照《南京市融侨中央花园业主管理规约》,每半年在小区所有公示栏内公示小区公共收益的账目,接受全体业主的监督。
此外,在财务制度和印章制度上,业委会也有一套严格的内部流程。如由副主任负责保管印章,需有两名业委会委员签字才能使用,财务章由另一名委员保管,需要业委会主任、副主任签字才能使用。“有一名委员是公安民警,他专门负责审核。”许德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