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自治让“三无”小区尝甜头
高翔|2016-09-03 点击人数:505
社区头条

居住环境的显著改善让家住秀英六星楼小区的居民孔心怡喜出望外。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春风拂过这个她住了近十年的小区,昔日的“脏乱差”变成整洁的环境、健全的管理,化成居民脸上的一张张笑容。“让我更爱这个家,更爱这座城。”孔心怡的话语,道出了我市众多“三无”小区居民的心声。

综合整治刷新小区环境

所谓“三无”小区,是指无物业服务企业管理,无业主委员会或者居民自治管理,无单位或者主管部门管理的小区。孔心怡所在的六星楼小区就是典型的“三无”小区,改造之前长期没有专人管理,土地硬化不完全,乱搭乱建、车辆乱放情况一直存在。今年7月,该小区整治完成,水泥路面干净整洁,重新规划的停车位也让乱停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谈起自己家环境的改变,小区居民无不拍手称快。

六星楼小区的华丽蜕变是我市开展“三无”小区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我市今年6月印发的《海口市“三无”小区整治管理实施意见》提出,2017年6月30日前全面完成“三无”小区整治,实现小区公共区域有保洁、治安秩序有维护、停车有管理、公共设施有维修、绿化有养护的“五有”目标。目前,海口已经下拨3456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全市576个“三无”小区的改造。现在,这些曾经的“问题小区”正在一个个“破茧成蝶”,幻化成居民脸上的一张张笑容。

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完善

“如何让成果长久保持”、“怎样避免‘脏乱差’问题反弹”,这是我市开展小区整治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市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国贸大院的党员之家活动室里,“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的标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这个曾经的“三无”小区,党员们对小区管理工作起了重要作用。开展义务劳动、慰问困难群体、规划停车线,在促进保洁、环境整治工作的同时,也为小区业主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现在,国贸大院党员之家登记的志愿者有57人,他们活跃在小区环境整治、预防违建等多个领域,带动业主共同管理和维护小区环境。

不仅是国贸小区,在其他“三无”小区里,建立健全业主自治机制也渐渐成为居民的管理共识。在街道的指导下成立居民自治管理小组,实现小区居民的自我管理正逐渐改变小区曾经无人管理的局面。在管理体制的建立上,我市也进行了分阶段的谋划。从前期的政府指导和扶持、居民参与的管理模式,逐步过渡到以市场化专业物业企业管理为主、居民自我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单位型管理、专业型管理、自治型管理和社区型管理等4种基本模式,确保整治成果的长久保持。


下载业委会app快速成立业主委员会
下载业委会app开通业主委员会办公
用户协议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政府基层管理 业主委员会办公 小区物业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