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功能补短板优化环境 芝罘区老旧小区这么干
苑菲菲|2018-09-04 点击人数:293
社区头条

凤凰台西改造前

凤凰台西改造后

姜家社区改造前

姜家社区改造后

 大众网烟台9月3日讯 (通讯员 王娜 王海霞 记者 苑菲菲) 本周,烟台大众网推出老旧小区改造系列报道。芝罘区是烟台市的中心区,也是老城区,常住居民31.6万户,其中,中心城区无人管理的老旧社区居民15.4万户,占全区总户数的48.7%。长期以来,社区环境脏乱、基础设施破损、物业管理缺失等问题突出,群众改善居住环境的呼声非常强烈。为解决存在的问题,2015、2016两年,芝罘区在完成3个小区改造试点的基础上,2017年,将中心城区国有土地、1995年以前建成的64个老旧小区全部纳入整治改造范围,2018年,在往年整治的基础上继续对17个老旧小区进行基础改造和完善提升,并将整治区域向城郊延伸。近年来,芝罘区将老旧小区整治作为“民生一号工程”,累计投入资金4.2亿元,全面开展以社区环境整治、道路硬化、绿化升级为主要内容的整治改造并配套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塔山游园改造前

塔山游园改造后

 立足通畅整洁,整治市容环境

  集中清理整治老旧小区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毁绿种菜、卫生死角等市容环境问题,累计清理卫生死角、乱堆乱放900余处,清运垃圾600余吨,拆除违章建筑4万余平方米,清理小菜园3500余平方米,清理无花果树4000余棵,清理僵尸车1700余辆。同时,规划新增停车位3600余个,全面规范小区停车、行车秩序,小区乱象得到根本扭转,小区环境大大改善。

  针对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建筑外观衰败、道路老化不平、沿街商业门头缺乏统一管理等问题,逐项整治、翻修改造。累计修复小区道路、人行道、广场等130万平方米,绿化升级改造6.4万平方米,小区内路面破损、绿地缺失问题全面改观;铺设路沿石8万余米,安装护栏7000余米,修复小区围墙、栏杆、台阶、扶手、坡道等5.8万平方米,小区安全防护设施大大完善;粉刷楼宇外墙、更换门头牌匾约30万平方米,小区整体面貌明显提升。

毓西游园改造前

毓西游园改造后

 突出风貌打造,彰显特色主题

  因地制宜开展绿化提升,科学选择搭配花种、树种,如月季、蔷薇、紫薇、丁香、小叶扶芳藤等,精心规划设计,全面恢复绿地功能,改善居住环境。民生小区以“绿意民生”为整治目标,将绿化区域划分为游园区域绿化和绿地绿化,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的优良景观树种,适当调整增加绿化品种,并划分为两处樱花主题区和两处紫薇主题区;对民生街段废旧景观水池进行填埋、平整,铺设植草砖,增设民生标志性景观;地表铺植小叶扶芳藤和常春藤,解决现状地表土壤裸露问题,达到提升社区景观效果的目的。累计栽种紫薇花150余棵,红叶樱花40棵,月季树130棵,小叶扶芳藤3000平方米,丰花月季1000平方米,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依据社区特点,充分挖掘特色潜力和传统文化底蕴,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老旧小区,如“逸韵塔山”、“时光顺河”、“幸福大海阳”等,同时,因地制宜利用社区街角有限空间打造了社区游园7处、居民休闲广场6处,规划设计口袋公园18处,并注入健康、法制、文化、党建等元素,突出社区文化特色。

  芝罘区以老旧社区整治改造为契机,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效解决老城区内涝问题,一方面将楼前积水地面更换透水砖及透水混凝土垫层,实现了“小雨地面无水、中雨快速下渗,大雨基本解决内涝问题”;另一方面,在福安社区高标准打造“海绵示范区”,通过修建下沉式绿化带、下凹式雨水花园,设置地下雨水净化收集池等措施,实现了以“渗、滞、蓄、净、用、排”的方式处置利用雨水。

 注重长效机制,提升管护水平

  加强治安防控,在城区老旧小区共安装具有智能识别功能的监控摄像头8000余个,成立8个分控中心,在每个社区、派出所配套视频监控室,与公安“天网工程”、城管数字化指挥中心联网并行,并联1012个公安监控,实现了老城区监控无缝全覆盖,社区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加强改后管理,相关街道(园区)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选聘物业公司全面进驻老旧小区,开展卫生保洁、市容监管、绿地养护等工作,实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加强软环境提升。

  加强党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探索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城市书屋”、配套完善环卫设施、健身器材,为居民提供更多服务项目和内容。建成世回尧世秀东山、芝罘岛党群活动中心2处综合型健身广场;建成并运营6处城市书房,年底前将累计建成10处以上,同时,开展阅读节、读书朗诵大赛、书友会等“书香芝罘·全民悦读”系列读书活动,推进书香芝罘建设。


下载业委会app快速成立业主委员会
下载业委会app开通业主委员会办公
用户协议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政府基层管理 业主委员会办公 小区物业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