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停车费高是“共识” 数据显示,接近半数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所在小区停车保管收费“太高”,接近四成认为“偏高”,只有一成多的受访者认为“合理”。由此可见,小区停车场的收费过高已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共识”。
原标题:绝大多数业主认为 市场定价直接导致 停车费飙升
广州九成业主感觉停车费高,七成多业主遭遇过无位可停,停车费多由物业公司单方决定……
■本版统筹:牟晓翼■本版采写:冯艳丹牟晓翼通讯员粤消委
小区停车是“有车一族”的刚性需求,但随着汽车数目的激增,“停车难、停车贵”问题日益严重。广东省消委会花费大半年时间,在广州各区住宅小区进行了停车收费服务调查评议活动。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近九成认为“所在小区停车收费太高或偏高”,约九成反映“实施市场定价后停车费大幅上涨”,近七成“不满意”广州目前的停车保管服务。
对于停车场价格变动,受访者最能接受的涨价理由是“增加或改善配套设施”,达56.82%。这在一定程度说明消费者对改善和提高停车保管设施的要求。
前情提要
线上线下调查广州停车收费
广东环保厅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5年,广东全省汽车保有量由799.3万增加到1461.2万,年均增长12.8%,其中,2015年深圳、广州两大城市汽车保有量分别达到311万辆和221万辆。
2015年8月15日,广东停车费价格放开,受影响最大的是车位供给十分不足的广州等一线城市住宅小区。一边是经营者乘机涨价,另一边是小区业主不满涨价,屡屡发生堵门、堵路、抗议、冲突及诉讼等极端事件。各级消委会也不断收到消费者相关投诉及意见反映。
广东省消委会以广州地区为载体和切入点,今年7月-11月开展了广州住宅小区停车收费服务调查评议活动。为确保调查评议结果的全面客观,本次活动采用线上问卷调查及线下志愿者体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广东省消委会经充分调研,设计并通过多个渠道向社会发布线上调查问卷,同时公开招募、培训并组织29名志愿者深入住宅小区停车场实地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样本1561份及调查记录表29份。调查评议区域覆盖广州天河、越秀、海珠等6个主要城区。
对于广州目前停车保管供需情况的评价,有78.35%的受访者表示“矛盾非常突出”。针对“是否遭遇过无法在自己所住小区停车的情况”中,有高达76.87%的受访者选择了“是”。
数据说话
小区停车位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昨日,广东省消委会举行广州地区住宅小区停车场收费服务调查通报会,广东省消委会消费指导部副主任陈振熙解读称,本次线上问卷主要针对供需情况、服务价格、调价规程、政策法规及综合评价等五方面进行调查。其中,在供需方面,近八成受访者反映广州目前停车位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物业公司在调价中占主导小区是如何确定车辆保管费或收费调整的方式呢?网络调查数据显示,高达75.21%的受访者表示是由“物业管理公司内部制定后直接告示执行”,而经“双过半”业主同意的定价或调价仅占10.19%,这其中,由物业公司提议的占8.52%,由街道办、居委会或村委会提议的占1.67%。 这组数据说明,物业管理公司是大部分住宅小区停车场调价和执行的主体,而且在收费调价中处于主导地位。
省消委会:
停车收费价格全放开条件不够成熟
为引起社会各界及有关部门对停车消费矛盾问题关注和重视,聚集社会多方力量建设和谐规范的停车消费环境,在广泛征求法律专家、维权人士意见后,广东省消委会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市场定价“直接导致停车费涨价” 面对“实施市场定价对其所在小区停车保管产生了什么影响”的问题,高达84.69%的受访者选择了“直接导致停车费涨价”,仅有8.33%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影响”,另有6.98%受访者认为“促进相关服务质量提升”。 对于停车费的涨价幅度,35.17%的受访者反映所在小区“车辆保管费用上涨超过100%”,“上涨幅度在50%-100%以内的”占30.88%,而“上涨在50%以内”的占23.06%。
现状老城区停车位缺口较大
广州住宅小区汽车停车收费服务矛盾的发展和激化,根源在于供需不平衡,供给严重不足。据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9月广州市在册规范停泊位约66万个,缺口超过150万个,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约为1:0.3。这个数字,远低于发达国家1:1.3的比例,离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4年国内大城市汽车与车位比1:0.8也有较大差距。
实际上,供需的矛盾还在扩大。据统计,不包括入穗外地车,广州仅每年新入户车辆就达12万辆。
地域分布不均衡也是广州停车消费矛盾一个方面。调查反映,广州老城区停车缺口较大,大部分老旧住宅小区没有停车建设规划,为数不多的停车位还存在产权归属不清的问题。
官方说法
建议
新小区停车位与住户比不低于1:1.3
针对住宅小区停车收费服务存在的问题及争议,广东省消委会认为,停车收费服务矛盾的根源在于汽车保有量与停车位巨大缺口所形成的供求矛盾,政府及有关部门希望通过放开停车价格管理,发挥市场价格机制作用,调节供需不平衡、供给不足,从理论上看是可行的,也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但就目前条件而言,由于供需缺口过大、小区车位产权结构复杂、业主委员会普遍缺位、市场缺乏竞争、经营处于垄断等多层次原因,住宅小区停车收费管理全部放开条件不够成熟,完全由市场调节不是最佳方式,容易引起消费矛盾纠纷和市场混乱无序,导致消费环境恶化,触发诸多社会问题。
广东省消委会认为,解决停车消费矛盾的根本出路是扩大供给,政府及有关部门当务之急是,规范并引导市场积极投入停车场所建设,加大就停车场地改造力度。
“解决住宅小区停车位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重点是抓好新建小区停车设施建设。”廖俊君强调,要对新建住宅小区停车设施保障提出硬性要求,要立足于前瞻性、预判性和机动性的原则,根据城市发展趋势和未来消费需要,不断提高小区车位配备比率,建议新建小区停车位与住户数比率不低于1:1.3,有条件的还要提高标准。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新建小区项目的审批规划,严把停车场地建设规划,确保停车设施建设要求落实到位。
未来
小区停车收费应区别于商业停车
广东省消委会建议,要重新评估停车场收费定价管理“新政”,制定科学价格政策,对小区停车服务实施不同于商业停车服务的分类价格管理。
“住宅小区停车收费完全市场调节目前条件仍不成熟。” 报告分析认为,住宅小区停车位因为历史原因,产权结构复杂,不同产权车位定价调价法理基础不同。目前各住宅小区普遍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居民社区自治意愿和能力极为低下,现有物业公司代理管理的合法性存疑。
如今,城市居民法治意识越来越强,如果停车场物业产权不清晰,又没有明确的政策指引,“一刀切”实行完全市场调节,必然形成由物业公司“一家说了算”的局面,极易引发消费纠纷和社会矛盾。住宅小区停车保管服务,不同于一般的服务商品,有充分的市场竞争,能保障消费者自由选择的权利。
“在目前条件下,住宅小区停车收费完全实施市场调节条件不够成熟,也不是最佳方式。”廖俊君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重新评估停车场收费定价管理“新政”,广泛听取消费者及社会各界意见,针对不同停车服务性质特点,分别制定价格政策,实施分类价格管理。特别针对小区停车服务,要加强监管,完善定价,稳步改革,逐步放开,确保市场平稳过渡,确保消费安全和谐。
杨丛娜透露,已经向广东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等部门报送了调查评议活动情况,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接下来省消委会将抓住广州5年更新改造943个老旧小区规划以及《广州停车场建设和管理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的契机,将有关情况向广州市政府、人大等部门反映,推动广州住宅小区停车场所建设、管理和服务进一步科学规范。
直面问题
小区停车消费“四大痛点”
为全面、客观、深入了解广州市主要区域住宅小区停车场收费服务情况,本次调查招募和组织29名志愿者深入实地,除对供需情况、服务价格、调价规范、政策影响等线上调查问题进行反映,还重点对停车场设施、停车场管理等方面深入调查。广东省消委会副会长廖俊君指出,结合线下线上两方面调查数据分析,广州地区住宅小区停车收费服务矛盾比较突出。主要存在收费涨价成趋势,提价过程不规范,价格服务不相称,安全保障不到位四个方面。
“涨”字成为大趋势
数据显示,约九成(89.11%)受访者反映,实施市场定价后小区停车费上涨。其中,超过六成(66.05%)的受访者反映涨幅超过50%,35.17%反映涨幅超100%。由此可看出,住宅停车收费有普遍涨价趋势,涨势甚至出现超100%的价格飙升。
对此,消费者纷纷吐槽“停不起”,并最终将矛头指向了市场调节。有84.69%受访者认定,就是实施了市场定价,才“直接导致了停车费涨价”。
车位不足成提价理由
网上调查显示,超过7成的受访业主表示停车收费是由“物业管理公司内部制定后直接告示执行”,由物业管理公司提议,并经“双过半”业主或业委员同意仅占13.45%。
而志愿者实地体察调查同样发现,大多数住宅小区车辆保管费调整规程存在不透明、不合规、不合理现象,经营者往往将车位不足作为提高收费的理由。由此可见,关于小区住宅停车服务定价调价,物业管理公司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消费者由于参与度小,话语权弱,《消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合法权益难以落实到位。
价钱涨服务却不见涨
实际上,无论收费怎么涨,停车难和服务差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在车位供应保障方面,近八成(76.87%)受访者反映“遭遇过无法在自己所住小区停车的情况”。
受访的业主还反映,停车场经营者利用自身优势地位提高停车保管费,但往往提价不提质、收费不服务。而停车场环境不佳、设施缺乏、配置落后、服务质量低下,以及安保管理不到位、卫生不理想、不购买停车场责任保险等问题也普遍存在,这也是消费者对停车价格提升接受程度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
下载业委会app快速成立业主委员会
下载业委会app开通业主委员会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