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已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给大家带来便捷和高效的生活,遍布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以及各个领域。近日,上海市长宁区周家桥街道仁恒河滨花园居委会主任袁君,结合社区服务工作,对“互联网+”开启社区治理微时代这一话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运用“互联网+”可以开通三条民生服务通道。
一是开通解决居民急难愁问题的“诉求通道”。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工作往往是单向性的、单点性的、单时性的,经常会出现“敲不开门、说不上话”的尴尬状况。究其原因,第一是时间,居民与居委会工作时间的重叠,无法满足居民及时的联系居委会寻求帮助或是解决困难,第二是沟通渠道少,架在居民与居委会之间的桥梁较少,居民需要绕一大圈才能找到诉求的渠道,这些都是导致社区居民参与面不广等一系列问题。但如今,有了互联网,社区居民只要动动手指,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QQ、APP客户端等新媒体,社区各类信息和问题都能得到及时反馈和解决。
针对居民的急难愁问题,可直接通过新媒体平台掌上找寻帮助,街道、居委会、物业以及各事务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不受地域、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在手机上就能解决社区居民的困扰,实现政府部门和居民的零距离对接,而对于各部门来说,“互联网+”促成了部门间的“跨界共享”,增强了相互了解,在工作上形成合力。
以新媒体为载体的群众工作新平台,给了社区工作全新的工作模式,居委会把小区近期或者是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惠民政策办理工作流程等信息推送到新媒体上,方便居民查询和了解。同时,居委会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和居民在线上交流,借助互联网从“小事”入手,通过经常与居民谈心交流,及时了解居民的所思所想所需,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开通反映社情民意的“议事通道”。过去,居民在社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意见和建议,通常会直接找到居委会,有时候由于时间的问题错过了解决问题的黄金时间段,反映社情民意苦于没有更加便捷的高速通道。针对这一情况,通过有效地运用“互联网+”,开通社情民意的“议事通道”。在面对一些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等的问题上,居民若有意见和建议,可以直接放在新媒体上讨论,将小区内的不文明现象、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反馈到新媒体上,居委会加强与物业、业委会等部门的协调,及时解决,有效维护居民的权益。
如小区管理漏洞、楼道乱堆物、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放、不文明养狗、毁绿行为等不文明现象被发布在信息平台,社区工作者和小区志愿者通过劝解、及时处置,使一些即时性的不文明行为得到有效解决,遇到解决不了的联系业委会、物业协商解决,真正实现社区事务在互联网上的共享、共议、共治。又或者是需要进行一项决策的时候,可以事先在新媒体上与社区居民进行一次决策前的沟通,开展一次决策前的调查,虽不能代表全部,但至少也是一部分居民的想法,对于决策的有效性以及便民性有一定的参考依据。
因此,通过“互联网+”吸引不少居民为社区治理出谋划策,在社区形成了社区事务多方参与、协商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三是开通社区居民互动参与的“自治通道”。针对社区治理分类而治,高档商品房小区存在组织人员难,居民多为上班族,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不高,一些洋居民对居委会的工作方式认可度低的社区状况。
因此,在日常的社区工作中,除了传统的工作方式来吸引居民融入社区之外,把新媒体作为社区活动的动员手段,扩大社区活动参与规模,提升社区融洽氛围,有效开通社区居民互动参与的“自治通道”,通过新媒体平台招募活动志愿者,团队负责人以及居民骨干组成线上自治管理平台,形成线上1+2+n的自治模式,即一个“五位一体”工作联络群,整合党支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社区民警线上共议小区事;二个以两委班子成员组成的党支部党员群和居委会工作群;n个以文化、志愿、服务组成的多种工作联络群,负责活动的召集、团队的管理、活动的筹备、意见的征集以及活动项目的开发等工作,居委会加强对这些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自治团体进行线上宣传指导,通过“互联网+”平台线上线下提升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增强居民参与意识和社区认同感。
袁君表示,在信息化时代,社区治理工作依托“互联网+”平台,让群众工作从“舌尖”、“脚尖”上拓展到“指尖”,跳出传统方式的时间、空间限制,以快节奏、多渠道的方式开启“互联网+”社区治理微时代。
下载业委会app快速成立业主委员会
下载业委会app开通业主委员会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