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翊青委员:完善业委会制度 让业主真正成为"东家"
袁猛|2017-01-16 点击人数:344
社区头条

图为安翊青委员发言
  今天下午,政协上海市十二届五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大会发言。“按照市场的一般逻辑,业主是“东家”,物业是“管家”,保洁、保安、保养、保绿公司是“佣人”。现在管家与佣人联手对付东家,岂不乱套。”安翊青委员建议要完善业委会制度,推进治理结构创新。
  上海现有业委会起不到应有的责任
  目前,上海有1.2万个居民小区,其中78%组建了业主委员会,那就是有9000多个业委会。上海常住人口中近90%的家庭拥有自有产权住房,因此,这9000多个业委会,实际上代表的是上海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然而从调查情况看,业委会与其本应承担的职责存在很大的距离。一方面,涉及业委会的物业纠纷、业主纠纷层出不穷,法院和基层组织疲于应对;另一方面业委会本身能力弱,不仅业委会相关人员普遍年龄偏大,专业素质、自治能力不高,业主参与业委会活动的比例也很低。
  三大问题成为业委会发挥作用的“绊脚石”
  要解决好业委会问题,最为关键的是解决三个问题。安翊青委员表示,业委会问题本质是城市基层治理问题。目前的问题是行政(街镇、房管)、市场(物业、专业服务企业)、社会(居委会、业委会)三方六家的关系未理顺,形不成有效的治理格局。首先要还业委会的法律地位,在此基础上厘清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形成政府监管、指导,物业管理、服务企业提供中介和专业服务,业委会代表业主行使好法定权力的新型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另外由于9000多家业委会没有一个正式的业委会联合组织,与物业协会没办法进行同等对话,而且治理成本也较高。最后则是治理核心的问题。安翊青委员建议,市委应该牵头,由基层党组织具体实施,将党的工作引入业委会,动员党员成为业委会的政治核心。从而通过基层党组织的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在社区建立起行政、市场、社会不同主体利益的协商机制,搭建好物业管理各个主体间相互交流的平台,真正发挥好业委会的自治作用。
  最后,安翊青委员建议推行业委会主任持证上岗制度。就是制定考核制度,要求业委会主任持证上岗,并强调通过面试考核其对基层社区工作的应对处理能力和社区公共意识。


下载业委会app快速成立业主委员会
下载业委会app开通业主委员会办公
用户协议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政府基层管理 业主委员会办公 小区物业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