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事乱干事小区业委会的毛病该治了(合肥)
|2017-03-30 点击人数:339
社区头条

“你们有什么权利替我们填了选票,对得起我们业主吗?”

“因为选票不够才写的,是我们做错了。”

连日来,安徽省合肥市长春都市花园小区现任业主委员会主任王正安反复对上门讨说法的业主这样解释。

原来,该小区的业委会进行换届选举,业主发现选举筹备组成员冒用业主身份,私自填了选票,选出了新任业委会委员,从而引发“众怒”。

“确实造了假。”王正安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跑了两轮票数都不够

王正安告诉记者,本届业委会的任期是从2014年3月29日开始,到2017年3月29日结束。所以,在去年12月7日,任期到期之前,业委会就公示了组织换届选举的信息,有10名业主自愿报名参与选举。

“我们分了4个筹备组,临时组织了4人,作为各筹备组的成员,挨家挨户‘跑票’。”王正安说,自己也是筹备组成员之一,其他成员也都是很热心的业主。

按照《安徽省物业管理条例》和《合肥市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相关规定,业委会任期届满60日前,应当召开业主大会会议进行业委会的换届选举。而除筹集和使用专项维修资金,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外,业主大会决定其他有关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利的重大事项,应当经物业管理区域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记者了解到,长春都市花园小区有64个单元,有投票权人数共计780人,建筑物总面积9.7万平方米。这也就意味着,要想顺利换届选举,就要有超过390户的业主参与投票。

“我们从今年2月16日开始跑第一轮选票。”一名筹备组成员回忆说,他们一户一户敲门,累得够呛,但只发了320票左右。

“很多业主不愿意参与选举,发出票数没过半,所以筹备组成员就在办公室里填了100多张选票。”王正安解释说,最后统计,10个候选人里,只有两人得支持票数过半。所以按照分数由高到低,又从其余候选人当中选出5人进行第二次选举。

王正安说,这次和第一次一样,跑了好几天才发出去360多张选票,于是他们又私自填了90多张选票凑数,但这次自己没有参与。

公示选举结果引质疑

记者从业委会拿到一份《关于长春都市花园小区业主大会第二次会议表决结果的公告》。上面显示,在瑶海区长淮街道办事处的组织下,在瑶海区物业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下,本物业管理区域首次业主大会(补选)会议于2017年3月20日在小区举行。参加业主大会会议的投票权人数共780个,专有部分面积7.31万平方米,共发出表决票780张,收回表决票435张。其中有效票428张,弃权票7张。这次选举产生了4名业委会委员,通过的投票权人数均占总人数比例的50%以上。

记者了解到,选举实行的是实名制。在公告贴出后,其真实性引发业主的质疑。

“我们小区很多人晚上在广场散步,大家都在传选举有问题,都没投选票,怎么就选出来了。”一名业主家属反映,还有人议论,上门发选票的人直接就“指定”投某某的票。

一名筹备组成员也承认,很多业主都不认识这些候选人,没办法选,所以他们会介绍候选人的学历、工作等信息,在介绍过程中也有所“侧重”,但“侧重”的候选人都是能干事的人。

至于前后两次填出200多张假票,王正安说,自己参加的那一次是尽量均衡“照顾”候选人,不知道其他人什么情况,但感觉有人“操纵”。

记者在小区内随机采访了3名业主,其中1人表示收到选票,两人表示自己和家人都对选举不知情。此外,还有人反映称,在选举之前不少业主就议论人选已经“内定”,选出来一看,结果果然就是那几个人。

王正安告诉记者,有一些业主打市长热线举报,情况反馈到了业委会,他们也认识到了错误的严重性。

街道将启动调查追责

在小区业委会办公室,记者看到墙上挂着《业主委员会职责》,包括召集和主持业主代表大会,选聘和解聘物业管理企业,依照法律、规章、规定负责公共维修基金的筹集并监督其使用和管理等11项。

“业委会委员是没有工资拿的,必须要有奉献精神。”王正安说,他们“接手”时没有多少人愿意干,但这几年小区管理慢慢上了正轨,小区内幼儿园门面租金、地下室租金和物业返还资金加起来一年有30多万元,小区有钱了,一些人参选的积极性也就高了。

按照《合肥市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在县(市)、区(开发区)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组织协调本辖区业主大会成立和业主委员会换届工作。

“我们没有接到长春都市花园小区选票‘造假’的反映。”长淮街道物业办工作人员宋新华告诉记者,因为居委会缺人手,他们曾临时被抽调,跟随小区筹备组逐户发放、填写选票,对其进行监督指导,当时并没有发现存在问题。

宋新华表示,业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必须公平公正,街道物业办会对选举是否存在造假舞弊行为进行调查。如果选票不是业主真实意思表达,票数也没有过半,就会进行重新选举。如果查实选举确实存在造假,将追究筹备组成员责任,同时如果候选人参与造假,或是存在不符合选举资格的情况,将被取消候选人资格。

应加强监管信息公开

业委会是物业管理区域范围内代表全体业主对物业实施自治管理的组织。近年来,随着业主维权意识越来越高,对业委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业委会的建立和运行,仍存在诸多问题。

曾代理过业委会与业主纠纷案件的安徽律师赵栖荣分析,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业委会是业主大会选举产生的并作为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而要想成立业委会,则有一定“门槛”要求,需要一定数量的业主同意。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部分业主外出打工或是将房屋出租等因素,往往凑不齐人数,导致很多小区没有成立业委会,给业主维权带来不便。

“即使成立了,有的业委会也没有充分履行职权,甚至可能滥用职权。”赵栖荣说,业委会委员多是业主兼职,与其他业主之间缺乏沟通,对于物业管理事项以及相应规定也不一定很熟悉,本身能力就很受限。为了维权,由业委会作为诉讼主体,起诉业主或是物业公司的案件很少发生。另一方面,业委会还可能滥用职权,擅自决定公共事务,尤其是他们代全体业主管理公共资金,包括停车费、租金等,这部分存在“操作”空间,比如虚报业委会开支,与物业公司勾连,多划给物业停车管理费等,造成公共财产流失,严重损害了业主利益。

赵栖荣说,物业管理涉及很多事项,大部分业主没时间没精力,也想不到去“较真”,因此很难发现业委会违法违规操作。

针对如何加强物业管理,安徽省人大代表吴明楼建议,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要帮助小区加强业委会组织建设,完善业主公约、财务管理以及物业服务合同管理。对于没有成立业委会的小区,政府住建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要指导小区加快成立。

赵栖荣还建议,业委会成立后,要细化业委会相关管理规章内容,并经业主大会表决通过,同时要加强监管监督,对财务收支、预决算等进行公示,促使业委会规范行使职权。


下载业委会app快速成立业主委员会
下载业委会app开通业主委员会办公
用户协议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政府基层管理 业主委员会办公 小区物业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