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并购时代来临 超六成有开发商背景
迅速并购的背后是资本市场的助力。
彩生活于2014香港完成IPO,在其招股书中提到,将会把募集到资金的60%用于收购其他物业管理公司。去年在香港上市的中海物业也在招股书中称:计划拓展符合中海物业品牌形象和市场定位的物业发展商合作,在适当商机出现时,探寻在中国与其他物业公司合作或收购其他物业管理公司的可行性。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已有近30家物业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更多的物业巨头则是依赖其母公司实现迅速扩张。据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与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16中国物业服务企业百强研究报告》,中国百强物业中有超过60%的企业具有房地产开发背景,排名前几位的万科物业、绿城物业、保利物业、碧桂园物业、中国物业等均是知名房地产开发商旗下的子公司,这些母公司的企业很多是年销售额超过千亿的大房企。
大物业时代到来 业主究竟如何应对?
横向收购与大型房地产公司伴生的物业管理公司,已经推动中国的物业管理行业快速进入巨头时代。
根据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与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报告》,截至2015年底,中国物业面积达174.50亿平方米,其中百强企业总管理面积达49.59亿平方米,市场份额高达28.42%,较去年提升8.92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均值达5.41亿元,同比增幅27.42%。2007年至2015年,百强企业在管项目总建筑面积总值增长4.1倍,营业收入总值增长5.5倍,净利润总值增长5.5倍。
此外,2015年,综合实力前10的物业企业管理面积均值达1.33亿平方米,较上年大幅增长74.84%;平均管理项目744个,同比增长61.72%。物业管理正在向头部的大公司快速集中。
无论业主们是否愿意,在资本推动和大型房地产公司的助力下,物业公司越来越大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从积极的一面看,物业服务企业大规模的扩张,能够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服务成本。
无论业主们是否愿意,在资本推动和大型房地产公司的助力下,物业公司越来越大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从积极的一面看,物业服务企业大规模的扩张,能够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服务成本。
但近年来,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摩擦屡屡见诸报端。在中国强势物业与业主弱势的情况下,超级物业公司的出现,也很可能使得业主维权更加困难。
当管家们越来越大时,业主们准备好了吗?
下载业委会app快速成立业主委员会
下载业委会app开通业主委员会办公